远离舒适区会让你变得更强

单曲循环还是随机播放?

文/人人6分
据说毁掉一首歌的最好方式是反复地听,听到吐;据说马云的儿子曾一度沉迷网游,无法自拔,马云让儿子改邪归正的方法是,让儿子去网吧三天三夜的玩,最后儿子回来后,想到游戏就怕,可见“重复”的威力。
生活在别处 (视频)

生活在别处,从一个地方匆匆赶往另外一个地方,原来的地方又成了现在的别处。目光总在眺望,心总在奔波,人一直“在路上”,当然不能体会当下的美景。
文/游泳的鱼
一路走来,总会被问到“你现在后悔吗?”开始的时候还仔细而周全的解释和回答,后来被问得多了,干脆就一笑了之,不再唧唧歪歪说很多。后来仔细回想:一个本来就是假设的问题,答案自然就有千万种。不知提问的人需要听哪一种或者说是想要那种答案。或者说本来这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寒暄或者无话题的时候漠不关心的一个谈资而已,答与不答结果是一样的。
文/师大王小明
与小人交朋友的好处有很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重利益,所以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就能够成为朋友,他们可以陪伴我们吃喝玩乐,当你无助绝望时,他是一定会接你电话的,不会抛弃你,他很容易就能成为你的朋友,无时无刻不关心你,陪你排遣孤独寂寞,为你打气出力。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这不是钉子的问题 (视频)

鬼话,是假话、套话、废话的统称。我们都知道这些是鬼话,奇怪的是,大多数人不厌恶这套鬼话。鬼话往往是人际交往的必备用语,没有鬼话,社会就不和谐,家庭就不和睦。法国后现代哲学家波德里亚说过一句话,谁保留真相,谁就是输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一个社会或家庭,时刻都在歇斯底里消费真相,那么,这个社会或家庭已经进入了更年期。水至清则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