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在纽约地铁,人们在看些什么

这是在纽约地铁(NYC subways)么,我想说这是一个移动的地下图书馆。
几乎每个人都手捧着一本书,不管是小孩、妇人、上班族、学生、大叔、老人、嘻哈族,不管旁边是否有人,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他们都在安静地阅读,Just lost in books.
想起艾略特写过的一句诗“你所在的地方也正是你所不在的地方”。文字背后的世界是丰富的,它的触端总是会延伸到你无法想像的地方。通过书本,我们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去经历无数的他者的百味人生。
管理自己 (Managing Oneself)

面对问题,问题就好解决

文/lvz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希望少付出、多收获,不劳而获是人的天性,勤奋努力是后天的教育结果,它可以让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做一些事,但敌不过天性里的懒惰,如果我们还有机会修得灵魂,心灵就必须选择磨难,心灵必须让我们在黑暗的经历中累积痛苦,用痛苦敦促我们的潜意识开始觉醒,知道自己如果再不行动就会永远在黑暗中沦陷,只有那时我们才会真正积极主动的去寻求改变,而改变也才有机会一点点发生。”—— 题记
这篇文章将从两个角度来写,一个是意识层面,我称其为表象下的本质;一个是潜意识层面,我称其为本质的本质。以此献给那些即将恋爱和正在恋爱即将结婚和已婚的人们。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莱纳·玛利亚·里尔克)[中英德]

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不仅启发了冯至等杰出诗人,更成为一代文学青年的精神指南。每一次翻读,“诗人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似乎伸手可以触摸。
美国、香港、中国就业和生活对比

因为涉嫌逃税被德国税务局抄家搜查,你该怎么做?

噜噜网触屏版(Webapp)正式发布,快来体验吧!

为什么台湾人"现在"不认同『中国』呢?
